查看原文
其他

媒界|市立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至“神经末梢”——百名医学博士走进社区义诊,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搭建原创双向转诊智慧化平台

青岛日报 青岛市市立医院 2022-04-30



并非所有的胸痛都需要去三甲医院,发现症状后该如何选择就医?怎样才能维持血压的稳定?……台上的“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着这些知识点,台下没有人讲话,只有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每个“学生”都认真地记着笔记。


这是发生在“百名医学博士进社区”公益活动走进瑞昌路社区现场的一幕。“老师”是我院的医学博士们,“学生”则是瑞昌路社区居民。课堂之外,医学博士们还免费为社区居民问诊,发现需要进一步检查的病人,直接为他们完成挂号,真正把健康送到了百姓家门口。

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事关全民健康。“百名医学博士进社区”是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诸多举措之一。与57家单位结成医联体、研发推行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上线远程心电诊断和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系统……近年来,我院不断出“实招”,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社会这个“大健康体”的“神经末梢”,致力于为百姓破解“看病难”的顽疾,为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建设“健康青岛”贡献力量。





医学博士进社区“讲课”,给基层百姓“办实事”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诊疗服务是每个老百姓的愿望,这个愿望的达成离不开卫健系统每个单元的协同运作。作为百年老院,医院始终强化担当,主动作为,为这个“时代难题”积极寻找破题之路,让资源和技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让看病不再难。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我院建院105周年到来之际,医院推出“百名医学博士进社区活动”,每周选派2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学科骨干医学博士进社区,通过科普宣教、义诊咨询、急救培训等形式,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指导居家健康保健及科学就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而专业的诊疗服务。科普宣讲的话题来自临床和门诊,讲的都是最实用的知识,每一场都爆满。


其实,博士医生们在走进社区之前,早就开始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们通过网络录制了30多期博士健康课,《高尿酸血症的那些事》《几个小动作远离运动损伤》……只要打开医院官方微信,就能看到他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这些身边的健康知识,许多老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忠实粉丝。“无论是‘博士进社区’还是‘博士健康课’,医院都旨在培养青年医生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意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我院总院长管军说,这也是践行省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一百年 为民办事一百件”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医院将尽己所能开展“十大类”民心实事项目。




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基层群众“看病难”等问题一直是综合医改工作中的沉疴顽疾,而医联体则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仿佛打通了医改的任督二脉。


我院在全市率先启动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医联体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集团医联体单位已达57家,累计派出专家2.93万人次,诊疗9.55万人次,开展手术3000余台,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近万人。

我院还探索多形式医联体建设模式,加速城市医联体扩容,积极构建跨区域的紧密型医联体,充分发挥医院品牌效应和引领作用。医院建立了专家专项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坐诊、参与学科管理、病例讨论、业务培训、手术示教、远程指导等形式参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为将区域化互联互通落到实处,医院在公立二级医院及一级专科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医联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市区10家基层医疗机构都被纳入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建设,网格分区内实施同质化、规范化管理,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保障人才下沉,医院既有制度门槛,也制定了激励政策。


患者“能上能下”,才能确保“双向转诊”不只停留在概念阶段。我院研发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双向转诊智慧化平台,48家医联体单位配置到位,医联体间检验检查、门诊病历及出院记录可实时查阅互认共享,通过平台提供完善的一站式连续性诊疗康复服务。医联体成员单位上转病人优先安排专家,预约特殊检查,住院床位由医院专人负责安排,48小时内即可完成。





远程医疗让名医高频率下基层,将建新型专病专科联盟

“名医下基层”一直被视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的良方之一,但实际操作有难度,一方面名医不可能一直留在基层,另一方面名医偶然来一次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的发展,让名医高频率下基层成为现实。

我院已通过心电网络远程诊断系统与市南、崂山、莱西等区市的58家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的卫生站、卫生室实现了心电网络互联。患者在各社区医疗机构采集的心电图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心电远程诊断中心,由中心专业心电诊断专家集中进行诊断,电子报告可在十分钟内传回各社区医疗机构。此外,医院还建有远程PACS诊断系统,从基层卫生机构传来的CT、DR及MR当天即可回传结果。隔着屏幕,基层与三甲医院专家仿佛“面对面“。


2017年,在我院牵头下,以基层医生为主要学员的“冠心病学院”诞生。学院每周由心脏中心专家免费授课,每堂课教室都人满为患,专家还建立了微信群,为基层医生分享典型案例的心电诊断分析。两个群共有来自200余个基层医疗机构的800多位医生,辐射范围覆盖整个青岛。




总院长管军说,青岛市市立医院走过了105年的发展历程,服务社会、造福民众是医院赓续传承的不变初衷。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百姓健康需求,让更多百姓获得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提高居民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推动健康公平性是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医院将继续创新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推动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创新医疗延伸服务模式,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从院内到院外全流程、无缝隙、专业便利的智慧延伸服务,比如在医联体内建立高质量专病专科联盟,建成“全科首诊+专家巡诊+互联网门诊+协作门诊+定点会诊”的慢病诊疗管理模式,让卫生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百姓。




内容/来源于青岛日报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 叶梓 李海凤

往期精选


◆ “顾”家营养餐丨高考倒计时!分数要涨,身体要养 这份考前营养秘籍,一定要看!◆ 科研专科两手抓 护士在忙碌中成长 读懂骨代谢标志物 捕捉沉默的“杀手” 山海情永续,援藏新起点——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领导和医务人员来我院座谈交流对口帮扶工作◆ 不面瘫,听力保留!市立团队精准切除听神经瘤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